医药双圣李时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李时珍的爸爸、爷爷、爷爷的爸爸、爷爷的爷爷都是从医的。可是作为一个“医N代”,李时珍做出这个职业选择却并不容易。搁现在,医生是个受人尊敬、收入丰厚的职业,可在明朝,医生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跟算命、卖卦的属于同一档次。李时珍的爸爸就不愿意儿子做医生,要他好好读书,谋个官职光宗耀祖。可李时珍虽说中了秀才,但后来几次参加乡试都落榜了,不能接着往上考举人、考进士。又加上他从小身体不好,久病成医,就对医学和药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心里一盘算:我还是得学医。于是就给他爹写了一首诗,表明心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这四句年轻人不妨记下来,以后在事业或者婚姻问题上与父母意见不合的时候,不要瞎闹别扭,把这四句话写给他们。
李爸爸在儿子坚定的意志面前妥协了,李时珍实现了从医的梦想。他的医术很高明,先是在地方上给老百姓看病,名气响了,就被招到王府给王爷一家子看病;名气更响了,北京太医院也把他征召去了,他作了太医院的正六品院判,吃上了皇粮。可是李时珍在太医院只干了一年,铁饭碗还没捂热,就辞职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之一是他看不惯太医院里的风气。当时的嘉靖皇帝崇信道教,一天到晚忙着炼丹升仙,太医院为了投合皇帝的喜好,也大讲炼丹术。李时珍偏要说实话:丹药都是有毒的,吃多了要死人的。可这样的意见没有人采纳。此外,李时珍还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事业召唤。在太医院阅读以往中药典籍的时候,他发现其中有不少缺陷和错误:同一种药材会有不同名字,不同的药材又会叫同一个名字。这用药可是人命关天的事,李时珍就决定编写一部新的中药典籍。
要做这件事情并不容易,至少得过三关。第一关:读万卷书,这样才能发现书中的错误。据考证李时珍共读了一万多卷医书,而且还“若啖蔗饴”,就好像吃甘蔗一样,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甜蜜;第二关,行万里路,将书本知识与真实的药材进行对比查验。中国太大,李时珍就把自己的儿子、孙子、弟子统统发动起来跟他一起搞田野调查;第三关,要对上千种的药材进行科学分类。他是怎么编目的呢?大的类别称为纲,小的类别叫作目,所以这本书就叫《本草纲目》。李时珍耗费近三十年光阴完成了这本书,书中记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它是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至今仍旧影响着现代医学。㊣(作者:李娜,来源:中外书摘,感谢文字作者!感谢图片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