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与人日渐疏离的时代
在这个人与人日渐疏离的时代,社交软件的出现原本是为了帮助人们多和朋友沟通交流,扩展人们的朋友圈。但是一份名为《社交软件:对友情的潜在威胁》的报告表明:接受问卷调查的两所德国大学的大学生,其中1/3在刷新自己的社交软件后心情会受到影响,会不自觉将自己的生活和朋友们分享的生活做对比,随之产生羡慕或嫉妒等情绪,进而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不满。
同样,用社交软件上传自拍最初只是自拍者为了向朋友们分享近况和生活。但现在的自拍已经有点走火入魔,发展成了一种朋友圈中的攀比竞赛。那些经过了大量美图修饰的自拍照,或许满足的只是当事人的虚荣心,并不能改变别人对自己的认知,或许还会使人产生一种他们拍了这么多的自拍照,却还是看不清自我的感觉。
不同的“自我”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人要学会认识自己”。但18世纪英国散文家威廉·黑兹利特也说过:“生活的艺术就是要善于欺骗自己。”事实上,现实中大多数人还是抱着“生活就是要自欺欺人才过得更开心”的想法生活着。
大多数人还是抱着“生活就是要自欺欺人才过得更开心”的想法生活着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黑泽尔·马库斯提出:每个人的意识中都有两种“自我”,一种是“理想的自我”,另一种是“不理想的自我”。所谓“理想的自我”即是我们希望自己会成为的那样:漂亮、富有、善良、受欢迎……而“不理想的自我”就是我们千方百计避免自己成为的那样:不得志、沾染恶习、品行不端、不受欢迎。马库斯在执教期间对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学生们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那些坚信自己将来会成为优秀医生的学生的课堂表现更优秀,成绩也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理想的自我”指的是从个人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一定努力可以达到的状态,不是臆想出来的。但现在很多人不是用“理想的自我”去激励自己变得更好,而是混淆了“理想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给自己营造出了一种虚幻的优越感。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尼古拉斯·艾普利和康奈尔大学的大卫·邓宁对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士进行了一项关于自我认知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政客都认为自己比其他政客道德更高尚,90%的大学教授觉得自己在学术上的造诣高于其他同事,而96%的司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比其他司机更高超。
“社会焦点效应”现象
其实别人并没有无时无刻关注着我们,因为他们也在忙着关心自己
是什么让人们产生这种比其他人更优越的感觉?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托马斯·吉洛维奇认为,这种现象源于人们的“社会焦点效应”心理,即我们往往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对此吉洛维奇做了一个实验。他让被测试者们穿上一件衬衫,上面印有美国流行歌手巴瑞·曼尼洛的头像,让他们走进一个有很多人的房间,然后估算一下房间里有多少人会注意到他们衬衫上的图案。一大半的被测试者认为,房间里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他们衬衫上的曼尼洛头像;然而事实上,房间里只有23%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这就是典型的“社会焦点效应”,人们太过于关注自己,对于自己的外表和行为有着强烈的意识,但没有认识到其实别人并没有无时无刻关注着我们,因为他们也在忙着关心自己。
我们享受着“社会焦点效应”带来的被重视感的同时,也在承担着被关注的压力。心理学家又做了一项测试:随机对50个人提问,如果可以改变你身上的一个部位,你希望是哪里?成年人的回答大多是:“只能改一个啊?”“我的眼睛太小了,男人们都喜欢大眼睛的姑娘。”或“我生完孩子后肚子上的妊娠纹太难看了。”抑或“我的招风耳从小就被周围人取笑”……而孩子们的回答则是:“我想要小美人鱼一样的尾巴”,“我想变成鲨鱼那样大的嘴,这样一口就能吃很多东西”,“我想要一双会飞的翅膀”……还有一些孩子表示不想改变任何部位。从成年人和孩子的答案的强烈反差可见,其他人对自己的观点在漫长的日积月累中也影响了我们对于自己的认知。㊣(作者:路易斯·穆诺,来源:海外文摘,感谢文字作者!感谢图片作者!)
|